📢📢夏季高溫來襲,從事戶外作業面臨的熱危害風險也隨之提高,為保障同仁的健康與安全,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項,降低熱疾病的發生率:
一、即時查詢熱風險等級💡
利用勞動部高氣溫作業防護資訊網之「熱危害風險等級查詢計算」,即時查詢當下的熱危害風險等級。
(1) 熱危害風險達第三級:避免使勞工於高氣溫時段從事戶外作業。
(2) 熱危害風險達第四級:避免使勞工從事戶外作業。如有使勞工從事戶外作業之必要時,應確實採取相關預防措施。
二、高氣溫防護重點📌
1. 降低暴露溫度與適當休息區:
✅設置遮陽裝置(如遮陽網、遮陽棚、傘)、冷卻裝置(如風扇、灑水降溫)
✅提供鄰近作業場所之陰涼休息處,並備有冷水、濕毛巾等降溫物品或設備。
2. 規律補充水分:
✅建議每15-20分鐘飲用150-200ml之飲用水或含電解質飲料,非口渴才飲用。
✅作業場所或鄰近位置提供飲用水或含電解質飲料。
3. 穿著適當衣物:
✅選擇淺色、寬鬆、具排汗性、透氣性且穿著舒適之衣物或帽子,必要時穿著長袖防曬。
4. 人員作業安排:
✅新進或久未從事高氣溫作業之人員,應逐日增加工作時間與強度,以提升身體熱適應能力。
✅調整作業時間,避開高氣溫時段(上午10點至下午2點),並減少連續作業時間。
✅如於陽光直射或無風狀態下作業,建議增加休息時間或頻率。
✅增加人力協助作業,調節作業速率,降低熱暴露量。
✅隨時掌握人員狀況,如有身體不適或疑似產生熱疾病,應立即停止作業並安排就醫。
5. 教育訓練:
✅熟悉熱疾病症狀與急救措施。
✅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數位學習平台-戶外高氣溫作業危害預防影片
三、相關案例
7.太陽下騎車30分鐘!婦人「熱到橫紋肌溶解」…急性腎衰竭住院
8.體感狂飆43度!76歲淡水老翁務農疑不敵高溫 中暑送醫不治身亡
9.好市多員工制服驚見2黑洞!細看竟是「電扇」涼爆 網:拜託老闆快跟進
四、相關資料
~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關心您~
主旨:
凡具實驗場所之教師辦理線上退休/離職手續時,須提供「退休/離職人員實驗場所化學相關物品清理承諾書」予環境安全科技中心備查,請查照並轉知所屬。
說明:
一、為加強實驗場所化學品管理,確保教師退休或離職時,妥善處理相關化學品,特別制定旨揭承諾書,作為交接流程之一,以減少後續人員負擔,並提升實驗場所的安全與管理效率。
二、實驗場所係指實驗室、試驗室、實習工場及試驗工場。
三、請各單位務必通知所屬具實驗場所之教師,辦理線上退休或離職手續時,須一併提供旨揭承諾書備查。若未提供承諾書,環境安全科技中心將無法進行簽核程序。
四、表單已放置於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首頁>表單下載>危害性化學品相關表單,請自行下載使用。
🌞 夏至來臨,台灣高溫潮濕,熱傷害風險升高!
國民健康署提醒:幼兒👶、長者👵、戶外工作者👷♂️及慢性病患者⚕️屬高風險族群,要特別注意防範熱傷害。
🔥 熱傷害嚴重警訊:
有案例顯示,即使在自家騎樓未直接曝曬,只要悶熱、不通風,也可能中暑,嚴重會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,死亡率超過30%。
💡 預防熱傷害「涼、補、心」三字訣:
保持涼爽、適時補水、提高警覺,一起平安度過炎熱夏季吧!🌿🌞
相關網址:炎夏防止熱傷害 必備三招「涼、補、心」
當前新冠疫情升溫,感染後有可能會發展成中重症,除了做好洗手、戴口罩等基本防護,還要特別留意以下幾點:
1.有呼吸道症狀要小心:如果有咳嗽、流鼻水、喉嚨痛等症狀,記得戴口罩後至基層診所,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做篩檢,並進行後續的診斷和治療。🩺
2.高風險族群:65歲以上長者、有慢性病(像是糖尿病、氣喘、心血管病等)、懷孕或免疫力低下者(例如HIV、接受免疫治療者)都屬於高風險族群,若有疑似症狀,應該盡快就醫,避免併發症的風險。👵👴
3.重症警訊:若有喘不過氣、呼吸困難、胸痛持續、意識不清或皮膚、嘴唇發青等情況,都是重症的警示,請立刻就醫!⚠️
4.日常防疫:記得保持手部清潔,出入醫療機構、大眾運輸工具或人多的地方,請自覺戴口罩,避免去擁擠的地方,生病時減少外出!🤧🧼
保持警覺,落實防疫措施,守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!💪😷
相關網址:新冠疫情持續上升,呼籲民眾提高警覺,如有重症警示症狀,務必立刻就醫 -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🌧️ 雨季安全衛生提醒
雨季期間鋒面、颱風、豪大雨頻繁,易造成滑倒、感電、樹枝或物件掉落、溺水等風險,
請同仁務必注意以下安全衛生事項,保障自身安全:
⚠️ 防滑與跌倒預防⚠️
(1) 留意地面濕滑,避免使用手機或分心,請慢行不奔跑,亦不在濕滑地面搬重物。
(2) 穿著防滑或抓地力較好之鞋子,鞋底若磨損請汰換。
(3) 騎車或行走時,避開落葉、果實、樹枝散落處、積水區等易打滑處,必要時牽行通過。
(4) 道路、室內走道應保持乾燥整潔,易滑區域請設警告標示提醒行人。
⚠️ 防止感電⚠️
(1) 雨天期間禁止戶外用電作業。
(2) 進行用電施工應待天氣晴朗,並確認防水、防潮等安全衛生措施完善。
⚠️ 防止物件掉落危害⚠️
(1) 颱風期間非必要不得上班。
(2) 留意強風時樹木、建物、臨時設施掉落風險,並遠離危險區域。
⚠️ 防止溺水意外⚠️
雨季期間請勿靠近雲夢湖/荷花池周邊或低窪積水區,避免滑落/溺水意外。
~環境安全科技中心關心您~